在开展“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中,淇县法院认真贯彻省法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张立勇院长的要求和鹤壁中院的安排部署,始终坚持狠抓“七个到位”,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感情到位。要求全体干警带着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深厚感情去办案,要让他们的合法权益在法律的呵护下尽早得以实现。为此,在每周活动例会上,把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感情作为重要事项进行教育,并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工厂、建筑工地、进城务工人员集居地参观体验,切实解决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感情问题。
二是服务到位。该院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讨薪诉讼专用绿色通道”,建立专门立案窗口,设置笔墨纸张、桌椅、饮水、休息等设施,要求立案不得超过30分钟,转办不得超过20分钟,同时,采取上门立案、预约立案等措施,确保进城务工人员的诉讼权利能够顺利快速实现;采取诉讼费减免缓交特别措施,一支笔审批,半小时办理,确保不让一名进城务工人员因诉讼费问题而难以打官司;成立专项审判合议庭,形成审判合力,专门审理疑难复杂“讨薪”案件,不让一起“讨薪”案件因审理困难而延误审理,使每一起“讨薪”案件都能够做到快审快结;成立快速执行大队,对进入执行程序的“讨薪”案件,半天内要制定出执行预案并发出执行通知书,力争三天执结,确保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利尽快落到实处。
三是宣传到位。为使进城务工人员了解法院正在开展“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月”活动的全面情况,加大超常规宣传力度,在县城主要街道、进城务工人员集聚区域、各乡镇区悬挂宣传横幅;深入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的工地和场所进行宣传,印制进城务工人员诉讼明白纸进行发放;开办信息专栏,编发专门信息20余期;在报纸、网络发表宣传稿件30余条,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保障。
四是对接到位。将省法院开展“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的部署安排,及时向淇县县委、人大、政府等主要领导做了汇报,争取县委领导和政府支持,与政府“讨薪”办取得联系,建立工作互动关系,与劳动、工商、公安、司法等部门实施对接,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一致的解决“讨薪”问题,形成以法院为主导的多渠道、宽正面、大纵深、广覆盖式的“讨薪”阵容,增强“讨薪”声势,确保“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月”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实效。
五是调解到位。该院提出对“讨薪”案件一律进行调解,一律巡回办案,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进行调解,只要能不传当事人到院的,坚决不传,自己多跑腿,不让当事人多费事。
六是执行到位。实行一对一告知责任制,对每一起不能即时履行的“讨薪”案件,案件主办人在送达法律文书时要明确告知原告有关执行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后果;实行审执对接制,每一起“讨薪”案件在结案时,都要与执行业务庭进行联系,提前介入,提前了解案情,做好执行准备;实行无间歇执行制,“讨薪”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专项执行大队第一时间内要做出反应,执行人员24小时不得关闭手机,执行不允许出现间歇,要全天候、大空间的做出快速反应,不让任何一个执行机会流失。
七是督查到位。成立了专门的督查督导组,建立信息报送、数字统计、案件进度报送制度,要求对案件审理和执行情况一天一报,对案件办理情况三天一通报,对办案进度较慢的进行通报,并由院领导挂牌督办,对重大疑难的骨头案,组成专门的攻关小组,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重点攻克。由于督查督导有力,“讨薪”案件平均审限不足三天,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平均二天执结,及时高效地保护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