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袁希利带领班子成员深入辖区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先后走访了辖区部分金融企业和生产企业17家,通过座谈、联谊了解了企业涉法涉诉问题,专门召集民商、立案、执行等部门负责人进行研究探讨,制定了四项具体措施,为企业保驾护航。
首先,促成金融机构与生产企业结对帮扶。发挥本院在走基层中广泛联系、走访企业,了解实际情况的优势,在金融和生产企业间牵线搭桥、互通情况,结成帮扶对子,让金融企业发放贷款能够有的放矢、利益有保障,生产企业也能够及时得到贷款,使企业生产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形成金融企业与生产企业良性互动,互利双赢的局面。
其次,建立涉金融贷款清收案件快速办理通道。对于金融企业诉请清收贷款、申请执行欠款案件,实行审查、立案、收费一站式服务,对符合立案条件的,要求立案庭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收案转庭。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要求有关审判业务庭,要依法平等维护金融企业和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在查明事实、证据充分的前提下,多做调解工作,尽力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自动履行,促进双方继续合作。切实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在确保提高实际执行到位率的同时,大力开展执行和解工作,使金融机构的贷款及时回笼,生产企业能够维持正常运转。
第三,强化调研指导,统一执法尺度。针对大部分清收贷款案件的实际情况,邀请中院业务庭室加强对下监督指导,组织业务骨干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探讨此类案件的成因、特点,及时制定指导审理此类案件的指导意见,确保同类案件在本辖区内裁判尺度的一致。
第四,拓展服务功能,进行案件回访。按照院党组“走基层、摸实情,解难题、办实事”的要求,把审判执行案件与促进辖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涉及金融、生产企业的已经审结和执结的案件进行回访,通过征求对法院审理执行案件的意见建议、同企业领导、职工座谈等方式,及时梳理法院在服务金融企业和生产企业方面的问题,不断整改工作举措,切实在服务辖区经济发展上出真劲、见实效。